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电子信息
论文服务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实践研究

时间:2013-05-27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论文摘要: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一门结合新型技术、以实践为主的公共课程,不同专业、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掌握程度一方面取决于自身,一方面也来源于教师的启发,因此,本文中介绍了一种以任务驱动法为主的结合专业特点为辅的实践方法的初探研究。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TP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172-01

21世纪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计算机应用也不再仅仅作为人才的专门培养的学科,而是更加广泛的成为了广大大学生必须掌握的通用技能之一,并以此来作为区分功能性文盲的划分。因此,这些以实践为主的应用学科也成为了学生们面临的一大重要问题。

一、教学现状的分析
  首先,近几年来,我国加快了中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的进程,但是由于地域性、发达程度的区别,导致了这种进程中,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均匀性。如实践信息教育程度比较好的经济发达地区的学生,掌握的关于计算机实际应用方面的操作以及基础理论比较好;但是反之,掌握的情况就比较薄弱,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不易满足各种情况的学生[1]。
  其次,在大学里面倡导自主学习的大环境中,一定程度的忽略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这样既满足不了学生的好奇心理、探索心理,也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综上所述,充分了解当前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践教学现状,能够使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了解学生、掌握方法,获取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教学方法的分析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在本科教学中的一门以理论为基础、实践为目的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基础应用、数据库处理、网络学习等,都要求学生既要有良好的理论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的技能。这个不仅是在大学教学成果检验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反映方面,也是在未来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中的一个现实要求。
  基于学生自身的差异性和计算机教学的特殊性,“任务驱动”教学法似乎更符合于计算机教学的层次性和实践实用性。实践也证明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在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最终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以“任务为线索,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抛弃以往传统的“教师说、学生听”的教学模式。在这种教学方式下教师可以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发挥自主学习应用的能力,使学生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精益求精地学习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模仿任务的完成到思考既定任务的扩展,做到举一反三,最后将完成的经验归纳,做到创新型的实践的掌握。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过程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有意义的任务的制定以及引导的完成,可以使学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整个过程可以分成“设定任务—分析任务—完成任务—反馈交流”的四步过程[2]。
  (一)结合专业特点设定任务。本科教育是多学科的综合教育,无论是文理工农,虽然都共同学习同一门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共课程,但是如果在公共课程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专业的独特性,会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重视度以及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结合不同的专业或者学科的特点来设定具有同一学习效果目的的不同任务内容的实践任务实例,逐步将学生从被迫学习的情境中解救出来,通过趣味性和实用性使学生慢慢的将自己的角色变为主动学习。例如,Excel统计学习过程中的任务设定,可以为会计专业的同学设定以账目为主的实践任务,可以为旅游专业的同学设定以统计旅游景点人流为主的实践任务等等,可以使同学们更加清晰的了解大学中知识的系统性。
  (二)综合运用知识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分析任务。教师可以通过图解演示任务分解的过程,这种方法即可以使分析讲解过程更为直观,也容易理解。学生通过引导,对任务进一步分析,从中获取新的知识点的同时巩固旧的知识点。任务的分析讨论过程实际上是将任务从大到小、从粗到细的分解过程,学生需要在这个过程中掌握分析的思路与方法,加强逻辑思维,而不是简单的求解固定的任务解决方式。
  (三)得出解决方案完成任务。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自主操作相结合,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发挥想象,鼓励创新,使他们在操作中体会、感受和领悟。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共性的可由教师统一示范,具有个性的问题应该单独指导,而这种指导也应该限定于方法上的,而不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上的,这么做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提倡不要拘泥于一种固定的思考模式或者是解决途径,这样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的积极创新。
  (四)及时分享任务完成后的经验和加强交流。任务完成之后,教师及时组织学生通过不同方式的进行交流,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提高,开阔思路,掌握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和途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纠正学生存在的问题,还要及时表扬学生表现优秀的方面,使学生在整个过程中能感知到教师的作用,激发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性。
  综上所述,教学实践过程中,“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被动的状况、参差不齐的囧状,还可以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性,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的同时,紧凑学科之间的紧密度,从而大幅度的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掌握理解程度。

参考文献:
  [1]乔建忠.有效学习任务驱动在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应用[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3).
  [2]吕雅君.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任务驱动”法应用实例[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学科版),2007,08:23(4).
  [作者简介]刘玮,女,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10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