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建筑化工
论文服务

苏北新农村建设规模规划方法与模式借鉴

时间:2013-05-04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自2005年10月党的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新农村建设以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新农村规划方案,经过最近几年的不断改革与创新,取得了重大成就,有“农业产业化带动乡村社区发展”的丰富硕果;也有“建好了新房舍,却不见新农民”的经验教训。安天下必先安农业,安农业必先安农村,安农村首先要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环境、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苏北作为江苏人口分布较为分散、农业现代化、农民综合素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的地区,了解该地区的新农村建设情况有助于 “三农”难题的更好解决。 
  一、研究区域概况 
  (一)地理区位 
  苏北位于江苏省北部,辖徐州、宿迁、连云港、盐城、淮安五市,是全国沿海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地势平坦,资源丰富,土地面积5.23万平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2977.00万人,分别占江苏省50.97%、37.83%。2011年度GDP总量为10706.31亿元,财政总收入为2208.6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34917.00元。沛县地处徐州西北,总面积1500余平方公里,全县总人口127.94万(截止2010年),农业人口80万人左右,耕地面积114.66万亩,人均承包耕地1.19亩。沛县境内无山(现栖山镇街南只存在深40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石坑),全部为冲积平原。 
  表1-1 2010年苏北、苏中、苏南部分经济数据比较 
  (资料来源:2011江苏统计年鉴) 
  (二)苏北新农村进展现状 
  1、生产发展 
  江苏省新农村建设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农村非农产业劳动力比重大于75%,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种参考指标。苏北作为江苏欠发达地区,由于地域约束、产业约束等制约因素,农村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动力所占比重低于该指标,2010年该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为29774.00元,农民生产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新农村建设的进展程度。 
  2、生活宽裕 
  上文提到鼓起农民的“钱袋子”,这是新农村建设贯彻“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2010年,苏北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为7724.00元,虽然该数据相比过去有了大幅提升,但未达到江苏省建设新农村的最低标准值。 
  3、乡村文明 
  受教育程度是影响乡村文明建设的重要因素。虽然在国家大力支持“普九”义务教育的努力下,苏北地区农民文盲率普遍下降,但据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全省区域间人口文盲率最高的是苏北地区,达9.79%(2008年)。如果单纯就农村而言,文盲率要高出该数据。 
  4、村容整洁 
  该层次主要从农村卫生厕所、生活垃圾处理、污水排放系统、饮用水安全等方面考察。以沛县为例,在县政府领导的积极扶持下,各乡村农户家用厕所拆旧换新,由传统的自家旱厕转变为自家水厕、自家马桶,有效遏制了粪便随意处置的不良风气;对生活垃圾做出统一部署,建设垃圾中转站、回收站,培养村民整洁意识,改善农居环境;村落开挖污水、雨水户外排放沟渠,改变就地倾倒恶习,但个别村存在掩埋、覆盖沟渠,使得系统应有功能丧失;沛县各个村镇基本实现自来水供应,家水井使用频率降低。 
  5、管理民主 
  随着“三下乡”、“三支一扶”等政策的牵引,苏北地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农民对相关政策的接受程度逐步提高,基层自治能力、基层管理方式不断规范化、民主化。 
  二、苏北村镇规划规模参考方法 
  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做好农村地区各项建设工作的先导和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对村庄和集镇进行综合分析,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定整合力度。 
  (一)村镇规划数量预测 
  苏北一些基层村由于人口稀少,且相距较近,生活方式相仿,可采取迁并策略,统一安置,在确定乡镇规划村庄数量时,需要考察中心村、基层村的人口规模设置。 
  例如苏北某镇下辖17个村委会,现有村庄75个,村镇人口60000人;据当地规划政策得知,预测规划期末村镇人口控制在50000人,中心村与基层村比例为1:5,中心村人口控制在1500人,基层村控制在800人,则可按下式求得规划期末村庄数量: 
  Y/5×1500+4Y/5×800=50000 
  则求得Y≈54(个) 
  其中,Y代表规划村庄个数。由上式可得,该镇村庄数量控制在54个左右,迁并村庄21个左右,迁并村庄数占该镇村庄总数的28%。 
  (二)村规划人口预测 
  在对村规划人口规模进行预测时,首先要清楚常住人口、流动人口、户籍人口等相关概念。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半年或者一年以上的居民和集体人员,不包括临时性居住人口;流动人口是指人在该地区,户口却在该地区以外的人口;户籍人口,顾名思义就是指在户籍登记处登记了常住人口的那部分人员。其次需要调查清楚村现有人口数、往年人口增减情况以及当地规划部门的发展策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村现有人口规模可通过当地统计资料或实地考核得到,而在考察历年人口增减情况时,人口自然增长率和年平均自然增长率是不可规避的重要因素。 
  年平均自然增长率= 
  在这里,村庄人口规模预测笔者仅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和劳动力转移情况。随着集镇产业发展,农畜牧业、加工业以及化工业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量提升,再加上部分农民到集镇从事商贸活动,集镇进村劳动力可就地转移。例如沛县栖山镇某村庄现有人口806人,该村年平均自然增长率取5‰,由于集镇有多家农产业加工业以及化工业从该村汲取劳动力40人,若该村规划年限为10年,则该村的规划人口规模可从下式求得:
X=P×(1+M)n-A=806×(1+5‰)10-40≈807(人) 
  其中,X代表规划人口规模,P为现有人口数,M为规划期内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长率,n为规划年限。A为人口机械增长数(主要是副业和公共事业吸收劳动力以及村庄归并所引起的人口增减)。 
  三、沛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的基本经验 
  沛县新农村建设采取综合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参与等方式,创造了新村建设型、农民公寓型、以企带村型、环境整治型、城镇社区型五种试点村建设模式,贡献自己的规划经验。整改方式、模式选择依据、模式优点如表3-1所示。 
  作为苏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排头兵,沛县根据县域、村镇特色探索出了符合自己发展的路子,取得非凡成就,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点需要我们认真借鉴: 
  (一)以人为本,坚持科学发展,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相结合 
  新农村建设就是全方位为农民、农村、农业提供便利条件,努力拥护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他们的意愿,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供他们之所要。科学发展,既要懂科学又要能发展,沛县政府领导组织相关技术人员以“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标准尺度,设计村镇规划项目书,“点动成线、线动成面、以点带面”,把协调性与可持续性紧密结合,统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又为子孙后代谋福祉。 
  (二)注重实践环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引领新农村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是空口号,是农民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变化。增强实践观念,就是为了因地制宜,就是为分类指导提供依据,不重视现场考察或现场考察不充分,新农村建设就会演变成纸上谈兵。沛县新农村建设总结出的五种经验模式正是遵循该准则的优秀典范,根据不同村镇的特色,依托基础,合理布局,优化结构,重实践、不强迫、不强加、要民主。 
  (三)以工业、农业产业化为支撑,培养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 
  农业产业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如果工业能够更好的带动农业,这会加速农村发展。例如,沛县栖山镇胡楼村作为农产品加工专业村,把该村鲜明特色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综合考虑长效机制,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模式;龙固镇韩庄、安国镇蔡家等村工业基础好,促进这些村工业产业化发展,扩大生产规模,拓宽农民致富门路,协调经济社会全面进步。 
  (四)加强工程建设监管,强调规范化、民主化建设程序 
  新农村建设的诸多工程牵扯人员广泛、资金密集、规模宏大,如果没有规范化的程序,没有有序的监督机制、预险机制,一旦出现突发事件将会造成责任不明,问题就不能及时有效的解决。沛县新农村建设在该层面上循序渐进,由县建设局牵头、相关部门积极配合,共同组成工程监督验收专业分队,本着认真负责精神,努力建设“放心工程”。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苏北地区虽然人口繁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三农”难题突出,但其所具有的村镇特色农业、基础工业、以及沛县新农村建设的五种模式表明,苏北农村未来发展之路有据可依、有规可循、可挖掘潜力大。只有摒弃旧思维,开阔新视野,依托现有条件,解决现存问题,才能更好的使苏北新农村建设步入新台阶。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10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