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农业科学 >
论文服务

谈基于农业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特性与制度分析

时间:2013-07-11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论文摘要:文章通过分析农产品物流体系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农产品物流的特殊性,并指出农产品贸易方式转变或技术革新过程中伴随的主体变化与制度变迁,分析其制度结构和利益分配变化给制度安排带来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对于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特性;制度安排
  中图分类号:F32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3)-06-0012-2

0引言
  农业文明在我国悠久的文明发展史上由来已久。在世界范围内,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于农产品流通环节的强大需求,尤其是生鲜农产品的物流安全,是当前我国农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农产品物流的具体含义指的是农产品实体与潜在消费者之间的交易活动,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消费量、消费品质的要求,同时实现农产品的固有价值;广义物流所辖范围涵盖了生产、回收、运输、仓储、转移、深包装、配送、再加工、营销、信息交互等,并实现农产品附加值的增加与市场信息的共享。我国农业现代化的顺利推进对物流保障体系而言,在很大程度上需要物流模式的不断创新与同步升级,需要更为强大、全面、绿色的物流支撑体系,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决流通领域的难题。农产品现代物流需要其在流通环节中承担服务增值、加工转化、加工配送等作用。农产品物流具有运送量大、安全要求等级高的特点,以保证农产品在物流中不变质、不污染。农产品价格天然低下,为抑制农产品在市场上供给价格过高,控制物流环境的成本是保证农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保持价格优势的重要因素。
  我国农产品物流起步早,但发展缓慢,技术应用较为落后,体系建设还有很大的完善空间。从农产品生产、流通、深加工、仓储到配送各个环节都需要相当的规模来支持,无论从人力资源投入、仓储地点的增加还是从产品专业配送的支持上都是物流体系建设的重要方面。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正向着一个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农产品物流体系成员不仅有国有物流企业、股份制企业、民营企业等,还有众多农产品物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随着信息科技在农产品贸易中的推广应用,农产品交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期货、订单、拍卖等也使得农产品物流手段相应的调整。随着专有运输工具的投入使用、产品配送、网销的发展,物流体系受到强大的冲击。农产品物流信息站的逐步建立,为合作组织、农产品企业等提供预期的市场信息。尽管农产品仓储加工发展较快,但规模小、层次低、服务范围狭窄,并且在流通中的各环节由于税费的存在而增加额外成本。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组织主要有四种类型:龙头企业—农户型物流体系、农户—农户型物流体系、市场—农户物流体系和企业—中转基地。通过以农民为主体,多种交易主体相结合,充分利用传统与现代流通渠道,构建城乡商业网,在龙头企业带动下,实行物流体系的规模化经营。

1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特征
  在农产品物流体系中,物流成本是决定农产品市场价格的最主要因素。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制成品,在生产上以分散小农经营为单位,对技术进步的边际效益微弱,从而导致了规模小、分散无差异的农户进行独立的农产品生产,大量重复的小农交易累计了更大的物流交易成本。农产品的生物特性是农产品与工业制品在物流运行商的本质区别。首先,生鲜产品在仓储运输中由于生命活动的延续使得生鲜产品极易腐蚀损伤。其次,农产品生产的单位成本较低,且出产后产品品质、形状规格不一。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受到生物特性的约束,物流区间有限制,运输时间有上限,因此,生鲜产品很难做到商品分流,并且在规模小、分散、资金短缺的小农参与下,使得农产品物流成本居高不下。此外,生鲜产品对运输条件、运输环境极其敏感,同时极具风险。即便运输条件、物流环境以及制度安排同时达到了理想标准,物流成本下降的空间也不会很大。
  从农产品市场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在供给上受到地理条件的天然约束,具有极强的土地依赖性,在农产品需求上,农产品作为日常必需消费品,身体能量对农产品的基本需求具有连续性,从而使得农产品具有天然的弱需求弹性。然而,农产品市场上供给与需求的弱弹性直接导致农产品价格的周期性波动。由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投入大、抗风险能力小,一旦出现剧烈的农产品价格波动,将从根本上影响农产品的供给,同时也会导致农产品物流体系的紊乱、无序甚至停滞。这样的后果无论对农户还是消费者都将产生较大的社会福利损失。对比工业制成品物流,农产品物流首先要保持物流的持续有效性,满足农户的供给能力与消费者对农产品的持续需求,实现农产品的自然价值。农产品物流作为连接农产品市场供给一方与需求一方的桥梁,商品转移的快速有效性决定了消费需求信息的传达及农户为此做出的迅速调整。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中城乡分工的存在是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基础,生产与消费的地域分割,使得农产品物流在城乡间的流动显得格外重要。农产品在物流环节的再加工一方面提高商品价值,另一方面增加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与消费效用。因区域地理条件差异,农产品从富产、高产、价格较低的地区运到相对稀缺、产品品质较差、价格昂贵的地区,不仅可以扩大产品销售渠道,而且增加产品市场价格。为满足农产品在季节供应上的不平衡,农产品经过有效保质的储藏措施,延长农产品供应周期,满足消费者持续需求。农产品物流在供给与消费的地域分割对产销两地之间的物流通道是否畅通有很强的依赖性。在许多地区,地方保护主义,尤其是农产品贸易保护主义使得农产品运输通道被人为的行政力量隔断,阻碍农产品物流的畅通,加大城乡之间农产品供给与需求的不均衡,对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影响巨大,给农产品供给、流通部门、消费者带来一定的效用损失。然而有的地区通过政府宏观调控为农产品流通提供便利的绿色通道,保证农产品物流的畅通性,提高农产品物流效率。

2农业现代化背景下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制度变迁
  自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取缔之后,国家大力推行农产品的多渠道流通、多元化经营的方针,开放农产品市场。在开放的农产品市场中,农村集贸市场、城镇农副产品市场以及多种经营相结合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是我国现阶段农产品物流得以稳定运行的基石。在农产品多元市场构成的环境中,农产品物流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就生鲜农产品而言,完整的物流体系包括:产品生产与经营主体、产品流通渠道以及相关的物流附属业务。因此生鲜农产品物流制度构成也分别与其相对的物流结构相对应。以农户为主的农产品生产经营类型与组织构成了生鲜农产品物流主体。小农生产与经营是物流体系初始阶段的制度安排,以解决迅速扩大的农产品需求与市场规模扩大的趋势。随着物流条件与装备的改善、仓储水平的提高,农产品物流在农产品过剩、扩大农产品营销半径有相当重要作用。农产品经营交易成本因农户对市场需求信息依赖程度的加强而提高,因此为降低交易成本,专业的贩销农户从高昂的交易成本压力中分离出来,并成为农产品物流的中流砥柱,改进初始的制度安排。随着分工给农户带来利润的增加,更多的农民合作组织也参与到这一环节之中,并取代个体小农户,成为新的物流主体,从而使得物流制度再次发生变革。
  我国农产品物流通道大致可分为:农户-批发商-经销商-零售商、农户-都市农贸市场、农户-菜贩-经销商-零售商、农户-菜贩-零售商、农户-专业合作组织-零售商、农户-专业合作组织-经销商-零售商、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加工厂商-经销商-零售商、农户-加工企业-零售商、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加工厂商-批发商-零售商、农户-加工厂商-批发商-零售商。上述通道中主体关系含有纯粹的市场关系、合作关系、交易关系、利益关系及合约关系,而纯粹的市场关系是我国农产品物流制度的基本安排。
  农产品物流与其他产品一样,其功能包括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再加工、配送服务等环节。对农产品物流而言,比较特殊的环节在于对产品品质和形状外观的长期保存,装卸搬运减少产品损耗等。这就对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要求极为严格,以保证农产品的仓储运输安全。物流技术主要指的是运输和仓储中的保鲜、包装技术;物流装备需要的主要是以冷藏车、冷库、温控房等。因此物流主体与物流通道所决定的制度安排使得生鲜产品的物流与商业流通结合在一起,同时也为主体间合作带来难度。随着农业发展的专业化和商品化,农产品利益空间与分配的变革使得制度安排按照利益链的转移而变化,此外新兴零售业的兴起、城乡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给农产品市场需求与供给信息依赖程度的增加都将推动农产品物流体系制度的不断变迁。

3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
  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模式的创新以及制度的变迁对于农业发展尤其是农产品市场的稳定至关重要。鉴于上述对于农产品物流模式及相关制度的探讨,对农产品物流模式发展的对策相应的有:
  (1)多元化培育农产品物流主体,不断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重点扶持农产品第三方物流企业,促进国有流通企业、农业龙头企业与以农民合作组织为代表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交叉合作及融合发展。加大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保障物流通道的持续畅通,包括城市农贸市场建设、仓储建设、交通设施与路况改善等建设等。加强城乡道路建设以及农产品运输工具的开发与充分利用,促进农用运输工具升级与农产品仓库建设等。此外,要普及推广信息化产品在农产品物流各个环节中的利用,搜集有时效性的市场信息,同时政府应做好农产品市场信息整合和发布工作,建立农产品开发信息的普及、规划、市场信息交流的物流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农产品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已经开始取代传统的农产品贸易方式,更好的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和电商交易平台,提高物流速度,为农产品流通提高市场空间。
  (2)农产品物流的标准化在运输、仓储和装卸等流通环节要主动与国际标准接轨,采取国际物流设施与工具标准,降低农产品物流中的不便。农产品物流标准化已经通过部分影响力较大的连锁超市在全国范围内对生鲜食品进行推广,从而带动农产品物流在招标采购中的标准化进程。物流标准化包括:感官、安全食用、理化、鲜度等方面的标准化管理。另外,农产品物流管理体制改革要以行政主导为核心,取消多级交叉管理,提高行政管理和流通效率,建立与农产品批发市场相关联的物流体系,实现经营规模化,资本股份化,功能综合化的目标。这样的管理体系有助于发挥农业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和行政权限,降低管理成本。同时也可以通过立法的形式确立农产品物流在市场运行中的地位。
  (3)加强保鲜技术的研发,包括包装技术和冷冻保鲜技术,保护产品的品质,以防在运输、装卸搬运中损耗、腐烂变质或被污染,提高零售效率。面对国际农产品贸易的竞争,物流技术将直接决定农产品在远距离运输中的品质与质量,从而影响农产品价格。此外我国冷藏食品消费的增加对冷藏技术的推广需求巨大,为冷藏技术的研发工作提供良好的市场导向。增强物流运输在农产品分工中价值提升的意识,提高农户的综合经营素质。政府在此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其管理资源、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市场判断、物流管理意识的教育培训,转变小而散和订单经营的物流模式,最终通过供应链管理、系统优化等原理改善农产品流通模式。增加农产品交易方式,引入拍卖机制,通过公开投标竞购,卖给出价最高的一方,最大化农户在整个物流链中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晓.中国农产品物流发展态势分析[N].中国农机化报,2002-06-04.
  [2]万寿桥,李小胜.农产品物流的改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8).
  [3]丁俊发.中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情况[N].中国商报,2002-02-26.
  [4]温思美,杨顺江.论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的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J].农业经济问题,2000(10).
  [5]王新利,张襄英.构建我国农村物流体系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农业现代化研究,2002(7).
  作者简介:李邦熹(1983-),男,安徽肥西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MBA教育中心2010级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企业管理专业组织与战略管理。这是一篇文献综述格式的农业论文,希望对您有所借鉴。注:本论文发表于《吉林农业.C版》,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本文链接,谢谢。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