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学习歌唱,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正确的歌唱方法,应必备1)好的身体素质;2)肌能的协调能力;3)积极的兴奋状态;4)信任教师与默契的配合。
关键词:积极兴奋协调技能嗓音素质
一、好的身体素质
人体是一个完整而统一的整体,各个器官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他们在大脑中枢神经的支配下,完成了人体的各种功能作用。只要其中某个器官功能不正常出了毛病,一定会影响其它器官的正常的功能,也必定会影响到发声器官的功能状态。所以只有保持一个好的、健康的体魄,才能保证拥有一个好的、健康的发声器官。可见,拥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是歌唱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不可缺少的。
常言道:“体壮声洪,体弱声嘶”。只有具备了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够保持住嗓音的经久不衰,永葆青春。在歌唱运动中,要保持住健壮协调的体格,良好的姿势和健康与卫生的习惯,都是对从事声乐学习的人不可缺少的要求。因为歌唱艺术是脑力与体力相结合的一种运动,所以必须有好的身体素质,才会有美妙而动人的歌声。
二、肌能的协调能力
在歌唱艺术中,歌唱肌能的协调能力,是学习歌唱专业重要而必备的条件,在歌唱学习中,同样要求歌唱的各部位如:(喉咙的打开、呼吸的运动、共鸣腔体的打开及唇、齿、舌、牙的用力等)肌能的协调一致性。在声乐学习过程当中,当教师要求学生做呼吸、共鸣、声音的位置等训练的同时,必须强调和提醒学生要用大脑始终想着,在整体的歌唱各部位肌能协调的状态下,进行歌唱运动的整体协调性的训练。这样做,远比训练那一个部位就单想着一个部位(如:训练气息就是气息等)效果要好的多,它不仅相对缩短了建立整体歌唱运动状态的时间,同时也加快了掌握歌唱方法的步伐。
在教学中,正确的歌唱感觉是:在积极兴奋的精神状态的支持下,全身充满了活力并富有弹性和张力,这时的各歌唱器官,都在积极努力的做着上抬、下放、中间开的工作(即所谓上抬:就是抬起软腭,抬笑肌;下放:就是下巴放松,喉头放下,气息放下;中间开:喉咙的打开,胸腔的打开)。换句话说,这也就是歌者歌唱时的一种正确的状态。在正确歌唱状态中,不允许有任何不积极的、不自然的、不科学的、以及不协调的动作与感觉存在,不然,要想得到歌唱中最富有魅力的声音效果是很难的,甚至可以说是不可能的。所以,肌能的协调能力永远是学习歌唱的必备基本条件之一。
三、积极的兴奋状态
在声乐教学当中,不管是发声还是歌唱,首先歌唱者的状态,一定是兴奋而积极的。如果歌唱者做不到内心真正的兴奋与积极,整个身体和歌唱状态都处于被动的、不积极的,那么他的发声或者歌唱都将是达不到正确的发声与歌唱中所要求的。如:正确的呼吸、各共鸣腔体的正确的运用、声音的高位置的安放等。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要强调兴奋与积极的状态作用。如果歌唱者做到了内心的真正兴奋与积极时,他们不光会斗志昂扬、信心倍增,他的精神面貌也会是积极向上的,而且还会更加自信的去放声歌唱,同时还会感觉到全身热血沸腾。如果歌唱者做到了内心真正积极的兴奋状态,歌唱者不光是心在歌唱,他的眼睛、鼻子、嘴巴、耳朵等各器官也在表达、诉说、倾听着什么——?这时的歌者所表现出来的面目表情的状态,将会是真实的、自然的,并且是具有美感的。如果歌唱者内心真正做到了兴奋与积极状态时,他将刺激歌者的大脑皮层,让歌唱者的神经系统得到充分的调动,使歌唱者的注意力高度的集中在打开的喉咙、正确的呼吸、积极的咬字与吐字以及打开的各共鸣腔体上。通过积极兴奋状态的逐渐的加强,这时歌唱者的状态也在不断的加强,如果对于要学习歌唱的人来讲,积极的兴奋将会很快的建立起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正确的歌唱的方法,使歌唱出来的声音圆润、轻松、流畅,并能使歌唱者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对人物注入情感。所以,积极的兴奋状态也是声乐学习的必备基本条件之一
四、信任教师与默契配合
教学的成功与失败,是教师与学生相互合作是否默契决定的。在声乐教学上,教师不仅要研究如何“教”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学生如何“学”的问题。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如果是师傅“领”而学生不“进”,或着是学生“进”而不去“修”,那么教学的效果是不言而明的。所以,在整个的声乐教学过程中,为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不但要不断的提高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而且学生也必须做到:1)彼此的信任真诚,配合默契。在声乐教学中,当学生分配到自己的名下的同时,在教学上也就确定了师与生、教与学关系,这时的学生要从内心到思想必须做到——信任教师、积极配合教师。否则一切都会背道而驰的。从教学规律讲,歌唱状态的建立,在声乐教学上是需要几个步骤来完成的。①师生之间相互熟悉与了解的过程。实际上也就是,教师了解学生的嗓音条件、各方面素质与能力、是否受过歌唱的训练及建立的歌唱状态是否正确的过程。②改掉错误的歌唱与发声状态。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启发和教育学生,改掉错误的发声观念和方法,并适应建立的正确发声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在对待错误的歌唱与发声的问题上,会出现两种不同的反映。有一部分学生会根据教师所要求的,用积极努力的配合与真诚合作的态度,反复努力的去做各种的尝试,直到达到教师的要求为止,这种师生相互努力配合的教与学的学习效果,收效是相对的明显、较快的。另一部分学生,在主观上有信任的成分,但在客观上确采取不努力与不太配合的态度,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欲进又退,甚至怀疑的思想。所以,从学习的效果上来看,收效甚微,甚至止步不前或是向后倒退。③建立正确的歌唱与发声的观念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嗓音条件、能力与敏锐程度的不同以及学生的自身的素质,运用正确的、科学的教学手段,进行因材施教。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的指导下,建立起正确的、科学的歌唱与发声方法。2)要认真努力、刻苦钻研的学习。声乐教学是一门技术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音乐艺术学科。在声乐教学上,不同的声乐教师,虽然在艺术和声乐教学观点上基本相同,但在解决声乐教学问题上,所运用的教学手段和途径却各有千秋、各不相同。在对待同一个学生的声乐的学习上,目的是一样的,就是要建立起一个正确的歌唱状态,掌握科学的歌唱方法。但他们的看法以及所使用的方式与方法也都会有差异的。每个声乐教师在长期的教学中,都会积累了自己很丰富的教学经验、特点及独特的教学手段。学生要想真正的学会领会一位教师的科学的歌唱方法,并真正的掌握此方法,除了需要有一定的指导与训练时间才能保证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在内心和思想上对指导自己的教师的信任,积极努力的配合自己指导教师的教学;另外需要学生认真刻苦努力钻研的学习精神,同时又要有不舍不弃、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通过一定时间的相互配合,定会有良好的成效。歌唱艺术有它自身的规律,见异思迁得学习态度,只会让自己的歌唱的观念处在一个混乱不堪、杂乱无章之中。在声乐的学习中只有踏踏实实、稳扎稳打才会得到正确歌唱的真谛,3)学生要在充分高度信任自己的指导教师的同时,积极努力配合自己的指导教师;认真刻苦、努力钻研,遵循声乐学习的的规律,要循序渐进,不急于求成;要根据自身的能力与条件,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要做到善于理解教师的用意,勤奋思考,苦练加巧练,不要无方法、无目标和无目的的蛮练。
总之,以上谈到的四个方面,是学习声乐的最基本的素质与条件,是声乐教学中技能与技巧训练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并且可以说是学习声乐,建立正确歌唱状态和掌握科学方法的前提与基础;是在声乐教学和训练中,所必须强调和重视的最基本的素质与条件;是给学生能够建立正确的歌唱状态、获得正确的演唱方法很重要的因素。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13.
[2]皱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3]李展.谈声乐专业学生应有的素质[J].发表于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87,(04).
[4]怎样提高声乐演唱水平(一)[M].上海:华乐出版社出版,2013.
[5]石惟正.声乐学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10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