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综合管理
论文服务

当别人夸我们的时候

时间:2013-06-29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在这本书中,作者认为中国模式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的危机和资本主义的衰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也有助于西方纠正过去20年所犯的错误。不考虑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就大谈特谈所谓的人权,实际上是一种虚伪的表现和空谈,毫无意义可言。不论你对中国发展道路是踌躇满志,还是困惑不已,阅读本书,带给你的一定是与众不同的感受。 
  当我们习惯了外国人对中国发展的各类偏见,常常是有选择的“是事实却非真相”,甚至连夸奖都成了“别有用心”时,这位意大利女学者褒中贬西的立场却十分明显,明确挑战西方国家一贯以来的优越感,在国内大众每日抱怨政府作为和诸多社会问题时,这位女士很自信地站起来说,中国赢了,西方输了。 
  这注定是一本将引起争议的书。 
  “毛式经济学” 
  笔者查阅了该书的英文原版,名称是《Maonomics》,副标题为“Why Chinese Communists Make Better Capitalist Than We Do”,因而直译过来应该是“毛式经济学”,讨论为什么中国比其他国家在资本主义方面做得更好。我十分明白译作“中国道路”的用意所在。2004年5月,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著名投行高盛公司资深顾问乔舒亚.库珀.拉莫发表的论文《北京共识》,对中国的经济改革成就进行全面理性的思考与分析,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仅适合中国,也适于追求经济增长和改善人民生活的发展中国家效仿。此后有关“中国道路”、“中国模式”国内外学术界和各种媒体的讨论日渐增多,十分热烈。国内以《中国道路》为名的作品已有不少,比如,2011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国道路》课题组编著的《中国道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对中国共产党领导开辟中国道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些经典文献进行了回顾和解读,还以此为基础,摄制推出理论文献片。李红岩、龚云、宋启发合著的《中国道路》(黄山书社出版)是面向外国读者的著作,讲述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救国图强所做的探索,回答了中国的发展带给世界的影响等问题,目的是争取世界的理解和支持,培育良好的国际环境。2012年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中国道路——中国经济学家的思考和探索》英文版《The Trend of China》,介绍了中国一流的经济学家近年来对中国经济问题的重要研究成果和主要观点,从多角度透视了中国经济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对应于这么热点的话题,这本书也以“道路”论之,还是西方学者眼中的中国道路,来吸引读者注意力,而且副标题简直可以叫做“一位西方学者对中国道路的推崇”。作者洛丽塔·纳波利奥尼(Loretta Napoleoni)是著名财经专家,从她的个人主页上可以看出,她是一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活跃在各大财经媒体上,也参与过各国银行和金融组织的顾问工作,发表过众多关于中国问题的专栏文章,被认为是一位中国问题专家。以此身份写出这样一本对比讨论中西方道路的书是带有一定分量的,自然也产生了较大影响。该书是对“二战”以来西方模式胜利的挑战和警告,是对中国发展模式的夸奖。有人认为作者雾里看花,对中国实际情况并不通透;也有认为站在局外更加客观。笔者所持的观点是,当别人夸奖的时候,应视其诚意,观其证据。因而,无论你是否认同,我们不妨冷静看看她的观点以及观点背后的支撑。 
  西方输了,中国赢了 
  该书的基调十分的鲜明:西方输了,中国赢了。 
  在作者笔下,西方的现实情况是,经济危机将整个欧美变成人人自危的恐怖之地,经济增长持续低落,并受高债务率困扰,如20世纪90年代开始,西方发达国家抑郁症患者逐年上升,增长率与个人债务增长率相同。而中国则是这样一片景象:经济增长持续高速,人们生活水平日渐提升,政府指导的经济不断开拓,迅速走过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以来的原始积累阶段,成就了“中国制造”,并正在迈向新的阶段。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中国实施一揽子刺激经济发展的计划,如修建道路,医院和学校,扩展高铁网络和建设高速公路网络,危机中也并没有像西方一样放松监管,继续对资本流动进行监管。同时,美国政府的贸易保护主义已经不再影响日益稳定的中国经济,内需逐步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 
  对比中西方这样的表现,作者的反思就是:亚当·斯密败给了马克思,西方模式败给了中国模式。那么,中国模式的精髓在哪?作者总结为“团结就是力量”,实际就是以互助合作、社会凝聚力、文化同质性等为特征的社会网络,建立在信任基础上的关系和集体主义,就像一个社会银行,这在中国发挥着巨大作用,比之西方的“个人主义”要更具优势。 
  在关于受到西方诟病的中国人权和民主状况方面,作者也是多处解释和正面夸赞。她指出,发展中国家对人权的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对于那些仍处于“食不果腹”的人来讲,最重要的是生存权,而非言论自由。相比言论自由,中国政府还有很多更紧迫的问题需要解决,“经济发展的自由要高于所谓的互联网自由”。同时,中国对西方的民主(普选权)毫无兴趣,因为它根本不适合中国国情。民主和法治哪个更重要呢?民主是创造规则,法律则确保规则为人们所遵守,是良治政府的基本准则。作者认为,中国关心的正是依法治国,中国模式的基础是依法治国和民众的直接参与,而不是普选。中国的法治有很大的进展,而且积极推进民主改革,探索出了多种人民参政议政的方式,被称为“协商民主”。实际上,亚洲几个国家探索出一条新的执政道路,作者提炼为“社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中,政权的合法性并非源于民主选举,而在于领导人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能力。 
  保持冷静 
  笔者明白一些人纠结于“左”和“右”,对一致的看法备加赞赏,看到“异己”便忍不住攻击。笔者的观点历来是应以事实为依据,以逻辑为准绳。我们在根本上都是难以避开立场的,但在除起点立场外的其他部分做到客观和遵循逻辑,这是一个好的观察世界、解释世界的必要态度。 
  该书明摆出坚定立场和明确论断自然是建立在不少证据之上的。如,作者对比了中国与智利、冰岛、苏联等国的改革进程和结果,冷战结束以后的新自由主义时尚,曾经带来的繁荣经济在金融危机中受到重创,还是中国选择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渐进改革更加稳定,取得胜利。作者还将中国现在取得的一系列胜利归因在邓公的“高瞻远瞩”。 
  但笔者认为,该书作者在对其观点提供支撑时有将证据理想化之嫌。比如,作者指出,农村生产方式的改变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对政府的组织形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到1998年,所有的村都已经实现了直选,而西方对此重大现象置若罔闻。可是了解中国实际情况的人都会知道,基层民主虽在推进,但形式上的全覆盖并不能作为有效证据。 
  抛开多处“雾里看花”的事实证据,此书的价值在于站在全球的视角下,对比中西方模式,考量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作者认为,中国道路已显现出它的诸多优势,为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危机和资本主义衰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新自由主义以胜利者的姿态成为整个世界的经济和政治模板,西方习惯以自己的思维习惯,对中国进行偏见式解读,潜意识中希望将自己的社会模式推广到全世界。这一切到了反思的时候了,西方应该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借鉴到西方的制度中来。 
  实际上,对“中国道路”、“中国模式”话题的讨论,一是根本不承认有什么“中国道路”或者“中国模式”,认为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只有一条道路,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已经走过的资本主义道路;二是认为中国确实已经创造了一种模式,并将取代西方模式,对世界秩序带来大的改变。但无论如何,大部分学者是希望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长期安定的发展成就中吸取经验,有所改进。该书作者指出,很多西方人承认,中国对历史的反思能力不可思议的强。 
  在该书对西方提出警告、夸赞中国道路的时候,我们自己要反思的还有很多很多。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10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