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其它 >
论文服务

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分析

时间:2013-05-31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论文摘要:随着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加上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旨在通过所做通对不同地区大学生就业观念所做社会调查结果之汇总,对当前中国临毕业大学生普遍就业观念加以整合梳理,结合当前社会现状,重点对存在于就业观念中的问题进行阐述及科学分析,并从学生和学校角度提出初步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难;原因;建议
  作者简介:张强(1977.3-)男,西安财经学院商学院讲师,硕士。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10-0-02

近年来,高校扩招造成了数量巨大的毕业生待业群体。同时,由于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显,劳动力综合素质同市场主体期望之间的差距等因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根据中国高等教育网的数据显示:2009年高校毕业生600万,待业人数为144万左右,2011年达643万,待业人数为143万,2012年高校毕业生为680万,2013年达到创记录的699万,随着毕业生数量不断创出新的记录,随之而来的大量失业,待业人群数量的不断膨胀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带来的巨大的挑战。

就业形势的发展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下社会的就业行为,而就业行为则是社会群体就业观念的体现。处于某一特定历史时期群众的就业观,会受到其所处具体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特性的影响。同样,就业观念是市场特性的反映,对市场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作为高等教育投放于就业市场的产品,大学毕业生成为了当前我国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新时代,新环境下对于大学生就业观念的了解与把握以及对科学就业观念的引导与树立,毋庸置疑成为了保障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一)大学生在就业观念的竖立上极易趋同于时下社会主流观点,形成自我判断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1.大学生就业地区趋向于东部发达地区
  东部发达城市,全国范围内一线城市成为大多数大学生就业首选地区,相比之下,西部地区城市则较受冷落。此结果说明:一线城市凭借其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加之其在自身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的绝对优势,对高校毕业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然而,西部地区城市则较受冷落,很多学生认为,西部多数城市多深居西部内陆高纵深地带,在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劣势,使其难以受到青睐。
  2.西部地区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方面,更倾向于选择高稳定性的工作。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汇总,我们明显发现,较之于多数受访东部学生在择业时首要考虑因素为薪酬及个人发展,西部地区学生很多则认为工作的稳定与否是他们更为看重的要素,与此结果相关,选择在毕业后报考公务员的西部学生数量明显高于同选项东部地区学生。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基于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在进行该项分析时,我们将代表西部地区的陕西省同位于东部地区的江苏省与广东省在各自所拥有GDP产值超千亿城市数量与该省总面积相比,从而得出该省经济发达、较发达城市的分布状况:
  千亿级GDP城市数量对比表
  省份 该省面积
  (万平方千米) GDP为千亿以
  上城市数量 该省总面积与GDP千亿以上级城市数量之比
  陕西省 20.58 6 34300平方千米/千亿级GDP城市
  广东省 17.98 14 12842平方千米/千亿级GDP城市
  江苏省 10.26 13 7892平方千米/千亿级GDP城市
  由上表可见,陕西省每34300平方千米才拥有一座千亿级城市,而广东省12842平方千米、江苏省7892平方千米就有一座,明显落后。由此可见:东部地区学生付出较小的成本便可以前往附近一座经济较发达城市就业,而西部地区由于经济较发达城市数量上的不足,空间分布距离明显大于东部地区,驱使学生更容易由西部欠发达地区前往西部较发达地区或者东部发达省份地区,而前往经该地区进行就业所付出的综合成本远大于东部地区学生在其所处地区范围内就业的成本。而东西部地区在文化方面的差异,例如西部地区因深处内陆而造就的以保守,安定为特点的农耕文化与东部地区面向海洋因所形成的以探险,迁移精神为特点的海洋文化间的差别,也客观上造就了两地区之间在人才流动活跃度上的差别,面对高昂的异地就业成本以及诸多潜在挑战与未知因素,西部地区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
  另一方面是基于地区内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结构的异同
  由于西部地区就业者受到该地区居民收入水平较低,固定生活成本持续增长,以及该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相关保障制度水平低下所引起多次就业高机会成本等因素共同影响,从而造就该地区就业人员多次就业弹性空间较之东部部分高收入,以及拥有更为健全市场制度而言,西部地区同这些东部城市在二者各拥有的多次就业弹性空间方面存在较大差距,这种空间大小的区别会对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就业观念特别是对该地区多次就业的积极性方面产生明显影响。西部地区由于受其居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速远低与该地日益上涨的必要生活成本的增速的影响,压缩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空间,加之在西部地区,主要的就业岗位来源仍为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及行政、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员工在自身利益保障,如薪酬水平,社会保险,带薪假期等方面的相关法规与制度建设由于市场发展速度缓慢而滞后,民企员工利益较难获得充分保障。民营企业面对激烈的行业竞争,以及企业资金由于国家在民企融资,借贷等方面政策性支持缺失而难以保证,这些综合性因素使得民企员工承担了极大的就业、生存压力。而当地数量庞大的公有制经济体,在收入保障,用人方式合理化,以及员工相关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更为健全等方的优势,自然成为了诸多西部地区人群就业的首选,而当进入到体制内部,开始享受体制内种种显性,隐性福利后,则鲜有人会选择退出。
        3.对于高学历等同于高起点、高薪酬这一观点的盲目认同
  在对本科结束后选择继续深造学生所做调查结果显示,有过半的考研者认为,更高的文凭能够为其在择业时创造更高的起点,同时,在岗位竞争中较之于专、本科学生,也更具优势。然而,在我们对本地部分民营企业进行采访后却发现,有77%的用人单位并不认为持有不同学历者在岗位上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时,有69%的企业并不会特地为拥有研究生学历者提供更高的工资。有企业认为:在入职初期,由于企业对于新录用员工相关工作态度,能力等素质尚处于观察状态,在职位和具体工作能容的安排上,无论是研究生或是本科生,都是由基层工作做起。在这一阶段,新录入员工自身沟通协作能力,个人价值观等综合素质则更为受到用人单位的关注。拥有更高学历的研究生,由于基层工作对专业知识要求有限,鲜有机会将与之学历对应的高专业知识掌握度加以体现,有时,比起拥有相关实习经验的本科生,将更多时间投入到学术的研究生甚至处于被动。
  同时随着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涨,无论是研究生,或是本科生,企业首先会考虑录用在个人能力和实践经验方面具备明显优势的求职者,随着高校扩张,研究生求到企业职者数量在近年内激增,但是其质量则稂莠不齐,为此,特意为研究生开出高薪酬虽不失为一种吸引高端人才的好办法,但是,对于首次就业的研究生来说,再其能力并未得到检验的情况下,给予高报酬会增加企业的投资风险,所以这些企业一般不会在初期阶段为研究生开出高于本科生的薪酬,
  然而,若持有研究生学历从业者能够在基层工作中脱颖而出,得到岗位晋升,其高学历所带来的收益则会逐渐显现。企业同时认为:在升职考虑时,面对能力不相上下的竞争者,持有研究生学历会成为企业的首选。由于高职位的高要求自然会对从业者的专业知识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在这种情况下,研究生们自身所具备的学识优势则能够得以很好的发挥。由此看来,高文凭虽难以在入职初期立刻为持有者带来高收益,但结合企业人事制度特点,学业深造却不失为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投资。

(二)当前大学生对企业相关用人需求了解的欠缺
  1.对于相关证书、专业职称的盲目崇拜,忽视了实践经验的积累
  目前中国大学校园内的证书热,职称热使得很多学生将证书,职称同职业竞争力完全挂钩,学生对于英语四、六,计算机一二级证书,以及各种相关专业资格与职称的取得从一定程度上对其在专业课学习及实践积累方面的投入度产生负面影响。而较之证书与职称,用人单位则更为看重求职者所具有的实践经历。有超过90%的受访企业表示相较之外语,计算机等专业技能,企业更看重求职人员的相关实习,从业经历。在实际工作中,在校时期拥有相关兼职,实习经验的新入职者在正式岗位中所表现出的明显优势。
  2.对自身综合素质以及科学价值观的培养重视程度较低
  (1)职业心态略显浮躁,功利主义思想较为普遍
  据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反映,目前新任从业者普遍心态浮躁,对于职业初期所从事的基础性岗位工作并不予以重视,在日常基层工作中缺乏应有的责任心与进取意识,心不在焉,取而代之以对于高职位,高发展,高薪酬的热切期待,功利主义思想严重,新入职后的试用期间,是新入职者跳槽最快和最频繁的阶段。在此我们必须指出,当有相当数量的大学毕业生在成功入职后,由于受入职后低回报与入职前高期待所造成差距的影响,容易对其职业行为,职业判断产生误导作用,部分新入职者在基层工作还未熟悉时,就已经开始幻想着成为经理,总监。然而,在这种错误心态的影响下却是想的越多,做得越差,最终机会越来越渺茫。
  (2)对于自身除专业知识外,相关综合能力培养欠缺
  目前,企业对于就职人员的社交,协作能力,以及积极科学从业心态的重视,都对高校学生只注重自身专业课成绩或相关专业证书考取的思潮敲响了警钟组织行为学理论认为,沟通为组织、群体所必要,是维系组织运转的纽带。而如今,目前新一代主要由90后青年所构成的大学生由于其自幼受到独生子女政策的影响,在早年成长阶段缺少交流对象,以及与伙伴一起进行集体活动的机会,在较为孤立的环境中成长,既不易养成与人协同合作精神,又缺少竞争意识及能力,所以社会适应能力较差,容易形成孤僻、缺少热情的个性倾向。同时由于现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新型电子沟通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迅速普及,使得人与人之间原来一对一当面及时交流的方式,开始逐渐被如短信,微信所取代,这些新交流形式由于其非即时性特点,长期频繁使用会对使用者的语言交流能力的发展造成负面影响。为此,我们建议,90后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可以充分参加相关学生组织,实践平台,主动寻找机会来对自己在交流,合作,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开发,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环境。

二、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初步建议

(一)对于学生角度的初步建议
  1.一切从实际出发,结合当前就业形势,竖立科学的就业观
  在校时,可以通过在课余时间从事专业相关兼职,实习,从而获得的工作经验。这么做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增加个体求职者在正式入职后对于岗位的适应性,投入度。同时也能为企业大幅降低人力资源成本,保障企业的高效运营和盈利能力,实现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双赢。拥有相关工作经验者在应聘时,无疑更有可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将自己置于一个更高的起点,获得更有潜力的发展平台。入职后,放低身段,要有从基层岗位做起的决心与毅力,不浮躁,不泄气;踏踏实实,面对挑战,在基层实践中掌握企业的文化、学习工作方法,从而更好地为企业的要求和发展贡献力量。
  2.转变就业观念,投身西部大开发
  随着国家对西部建设支持与投入逐年增加,更多的就业岗位被挖掘出来,为刚离校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我锻炼及经验积累的平台。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组织部门、人事部门于2003年根据国务院有关要求共同组织实施的“西部计划”自实施以来,至今已有5万名左右的大学生在毕业后主动投入到了到中西部26个省(区、市)500多个贫困县的乡镇一级,从事志愿服务。志愿服务期满后,鼓励其扎根西部就业,也可以自主择业或流动就业。财政部、人事部对志愿者给予了必要的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青年知识分子到实践中去、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经受磨炼,健康成长,对于促进西部贫困地区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拓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对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二)对于学校角度的初步建议
  1.高校知识结构要与企业需要相结合
  高校在学科建设方面要有前瞻性,与不同企业积极合作,了解企业发展所需,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合现代企业发展所需的人才;高校在注重对大学生知识教育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上的培养,让自己的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过硬,而且拥有较高的适应社会需要的素质,这样才会对毕业生就业提供更有效的帮助。
  2. 高校要为学生就业提供多种途径的服务
  各高校应该对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相应的服务,包括专业技术服务、政策指导服务等,帮助大学生可以在第一次创业的时候更好的走向成功。此外,高校也可以通过设置专项资金,利用已有的专家教授资源组成智囊团在外创办公司,一来可以为毕业生就业另辟蹊径;二来也可以提高高校的自主造血能力及其社会影响力。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