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免费论文下载 > 艺术学 >
论文服务

小谈技术批判与生态反思

时间:2013-08-02来源:易品期刊网 点击:

[作者简介]李猛(1979—),男,苗族,贵州望谟人,文学硕士,遵义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文艺学。

一、高科技灾难的预演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过去,人类距离各种科幻电影或者神秘预言的世界末日越来越近了。尽管大多数的人仅仅是把电影中的末日景象当做一种娱乐,把那些神秘的预言当做茶余饭后的谈资,然而人类所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使越来越多的人深刻地反思人类自工业革命以来所走过的科技至上的道路。电影作为工业科技的杰作,通过直观形象展现着人类科技的不断进步,也正因如此,电影也比别的文艺形式更善于反思和批判人类的精神生态在高科技中的迷误。
  西方工业革命以后,科技作为人类战胜自然,征服自然以及奴役自然的工具,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从帮助人们远离蒙昧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了现代宗教。人们对科技顶礼膜拜,“在反传统、反宗教的革新年代,科学不仅维持着世界的秩序,赋予每个人生命的意义,还成为某种解决争端的法庭,人们坚信科学会对争端做出冷静而公正的判决……在科学一神教大权独揽的统治下,理性成为自然的法则,而更不幸的是,它也成为社会的秩序原则。”[1]许多科幻电影强调和放大了这一原则,通过银幕,对人类在科技崇拜中迷失和崩溃进行了预演。在众多表现人工智能反噬人类的影片中,《黑客帝国》三部曲、“终结者”系列以及《人工智能》《智能叛变》等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这一系列的电影对高科技、商业化、娱乐化的现代社会做出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其蕴藏的电影哲学与生态精神是一致的。
  《黑客帝国》的故事虚拟的是让·鲍德里亚式的主客体逆转的世界,剧中的人们生活在计算机网络虚拟的世界中,基努·里维斯饰演的网络黑客尼奥与人工智能的对决,将计算机网络这一现代社会的人们日益依赖的世界推向了一场恐怖的灾难,这种恐怖不在于计算机对人体的伤害,而在于人类迷恋和崇拜的科技对人类生活的摧毁。相对于《黑客帝国》三部曲对于主客体逆转的真实性的不确定,《终结者》系列所展现的高科技灾难则直接得多——由人类制造出来的电脑“天网”将人类几乎消灭殆尽,但人类在与电脑的战争中最终获得胜利,“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而逆转时空,派机器人杀手去除掉人类的领袖约翰·康纳。故事在一次又一次的追杀和逃亡中展开,这个诞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系列影片,无论在艺术水准、技术效果还是在世界观上,都一直领先于同类型的影片。话题性的演员阿诺和他的后继者吸引了大量的影迷,而影片中机器人杀手的可怕能力,核毁灭后一片废墟的世界,则深刻地拷问了对于高科技,尤其是机器人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的人类生活。
  电影中的末日景象最终只是一场娱乐的盛宴,还是未来将要发生的灾难的真实预演?越来越高端和精密的计算机技术,最终将帮助人类摆脱当今世界严峻的生态危机,还是加速和加重了这种危机?当今社会的人类对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使人们对其抱有更多的期盼和恐惧,由此诞生的以人工智能的叛变为主题的影片集中展现了当今人类的内心矛盾,同时也带给了人们更多的批评和反思。

二、生态学视野的反思
  并不是只有展现自然灾害或野生动物灭绝的电影才能算作生态电影,对于人工智能叛变的恐惧和人类工具理性的反思使这一题材的影片超越了简单的娱乐功能而进入生态学的维度。人类所面临的毁灭性的危机绝不仅仅是电影中的虚拟场景,而是极有可能成为现实:“如果在世界人口、工业化、污染、粮食生产和资源消耗方面按现在的趋势继续下去,这个行星上增长的极限有朝一日将在今后100年中发生”[2],而造成这一切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精神生态世界的失衡。
  作为展现人类社会高科技水平的电影,《黑客帝国》《终结者》《人工智能》等作品本身就是高科技的杰作,无论是《黑客帝国》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电脑特技,还是《终结者》的电影哲学,都极大地消解了影片和真实世界的界限,让观众充分领略高科技带来的感官享受。这一类型的电影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总体认知和评价,突出表现了“征服、创造、掌控”等二元论世界观。人类借助科学技术实现了人类主体对世界客体的对立和掌控,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使人们告别蒙昧,从自然中脱离出来,人们利用科学技术成为自然的主人和占有者,同时,人作为主体根据科学技术的逻辑掌控和管理自然,自然作为客体则只能接受人类的统治。
  以牛顿的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问世作为标志,世界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崭新的时代已经过了将近300年,这就是我们今天仍然置身其中并在20世纪后半叶之后不断发生技术飞跃的工业时代。这300年来人类生产出的财富远远超过此前所有时代的总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使地球变成了一个触手可及的村庄,而所有这些快捷和舒适的生活方式都是科技的成果。就像人们难以想象短短几百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人类的生活水准就能达到当今社会所有的程度一样,人们也无法相信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要面临资源的枯竭、全面并不可逆转的污染以及人类精神家园的分崩离析等惨痛的现实。从工业革命以后,人们总是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就像磁悬浮列车带给人们蒸汽机时代的火车所不能想象的速度或者过去的人们无法想象各种反季节的作物那样,科学技术总能为人们创造奇迹,人们也相信科学技术能解决当前世界所面临的生态危机。但是,越来越多的人也看到,当前世界的危机,也正是由于科学技术所带来的副作用所导致的,科学技术关乎整个人类的命运,关乎这个星球上所有的生物的存亡,科学技术如此的重要,然而,用产生危机的手段来解决危机,这个办法真的可行吗?如果不行,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斯皮尔伯格制作的影片《人工智能》从另一个角度对当今人类面临的生态困境进行了思想根源上的深刻追问——在未来世界,地球资源的极度匮乏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当人类面临失去孩子的痛苦时,可以领养一个机器人孩子来弥补亲情的缺憾,但是当机器人孩子拥有人类的感情后,却遭到重新得到自己孩子的人类的抛弃——人类拥有了能够生产出具有感情的机器人的技术,人性却堕入无法自拔的废墟。影片中人类家庭对于机器人孩子的抛弃,和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如出一辙,有效和有利是取舍的根本原则,这是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逻辑的必然结果。作为人类工具理性的科学技术本身是没有错的,造成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自身的问题,正如巴里·康芒纳所说的那样:“如果现代技术在生态上的失败是因为它在完成它的既定目标上的成功的话,那么它的错误就在于其既定的目标上。”[3]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恐惧源自于人类在自然面前的狂妄自大,如果不对二元论思维和人类中心主义进行完全的批判和反思,不断更新和飞跃的科学技术最终必将毁灭人类。

三、精神的解困与救赎
  不管是电脑芯片技术也好,还是生物基因技术也好,在利益至上的主流价值观中,一切有利可图的技术,即使带有巨大的风险,最终也将获得通过和实施。威尔·史密斯主演的影片《智能叛变》用一个很老套的故事,再一次对利益至上原则进行了痛彻的批判。影片中的超级企业为了盈利,不断的推出新的机器人取代原来的产品,这些机器人可以取代人类做任何事情,最后,最新型的机器人发动叛变,将作为主人的人类拘禁起来,而一心只想着出售NS5型机器人赚大钱的老板也被机器人杀害。老套的情节再次将人类征服欲被征服的内心矛盾表现得淋漓尽致,人类制造出机器人来作为生活的帮手,但对于机器人的智能又心怀恐惧,只能通过制定机器人不能伤害人类等三大法则来约束机器人。和相近题材的影片一样,《智能叛变》也对在科技的阴影中萎缩的人类精神进行了审问——科技法则是否永远都是正确的?科技的巨大能量带给人类的究竟是美好的未来还是失控的毁灭?如果有一天,当人类将思考都交给机器,人类还能做什么?
  不管是《智能叛变》还是《黑客帝国》《终结者》,在类似的影片中,观众惊叹于机器人强大的力量,惊叹于主角力挽狂澜的伟大壮举,影片中充满了人和技术的影子,却往往缺失了自然,自然或者被高楼大厦所淹没,或者退化为荒漠和废墟,这也印证了雅克·皮卡德的话:“技术在慢慢的毁灭人类,人类在慢慢的吞噬自然,自然选择已经成为过去,最后留下的只有技术。”[4]影片展示的是一条远离自然,充斥着毁灭和废墟的道路,人们已经意识到,科学和技术不是万能的,要拯救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必须重振衰败和空虚的人类精神。在电影《智能叛变》中那台背叛了人类的终极电脑VIKI强调它的逻辑并非伤害而是为了拯救人类,因为人类对自然的戕害和对技术的过度依赖最终会导致人类自身的毁灭,虽然这一逻辑具有生态法西斯主义的嫌疑,但从制造出VIKI并促使它根据三大法则背叛人类的,也正是人类自身。这一巧妙的构思运用了“禁止禁止”那样的矛盾修辞法,透过一台电脑“伤害”=“保护”的逻辑,加强了对人类和技术之间的关系的深层追问。而影片的最后是主人公和已经具有感情的智能机器人辛尼合作拯救了人类,这一结局也暗示了人类自我拯救的道路——共存。无独有偶,《黑客帝国》第三部《革命》,最终也呈现了一个人类与机器共生的和平世界。
  人类与机器人做朋友的最大前提是放弃二元论和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将“公民”的定义延伸到其他生命形态,并给与他者和客体平等的公民尊严,将人类再一次融入到自然的完整体系中。以人工智能叛变作为主题的同类型电影,通过虚拟的高科技幻象对人类的高科技崇拜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最终实现了对当今世界面临的生态危机的思想根源的反思。

[参考文献]
  [1]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对生态运动的思考[M].庄晨燕,丘寅晨,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5.
  [2]德内拉·梅多斯,等.增长的极限[M].李涛,王智勇,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7.
  [3]巴里·康芒纳.封闭的循环[M].侯文惠,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148.
  [4]莫里斯·戈兰.科学与反科学[M].王德禄,等译.北京:中国广播出版社,1988:28.

  • 认准易品期刊网

1、最快当天审稿 最快30天出刊

易品期刊网合作杂志社多达400家,独家内部绿色通道帮您快速发表(部分刊物可加急)! 合作期刊列表


2、100%推荐正刊 职称评审保证可用

易品期刊网所推荐刊物均为正刊,绝不推荐假刊、增刊、副刊。刊物可用于职称评审! 如何鉴别真伪期刊?

都是国家承认、正规、合法、双刊号期刊,中国期刊网:http://www.cnki.net 可查询,并全文收录。


3、八年超过1万成功案例

易品期刊网站专业从事论文发表服务8年,超过1万的成功案例! 更多成功案例


4、发表不成功100%全额退款保证

易品期刊网的成功录用率在业内一直遥遥领先,对于核心期刊的审稿严格,若未能发表,全额退款! 查看退款证明

特色服务
杂志社内部绿色审稿通道,快速发表论文
发表流程
论文发表流程
专题推荐